剛開始想做近視雷射的人應該會有很多疑問
好多名詞搞不懂是什麼意思
因為我就是這樣
然後因為不了解就會害怕
但在我去四間不同診所諮詢過後聽過四種版本的解說大概理解後覺得也沒這麼可怕嘛
所以就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吧
首先要知道的是手術原理
大家應該都知道近視是因為巴拉巴拉的原因所以需要帶凹透鏡來矯正
(巴拉巴拉的部分自己去google啦,反正重點是凹透鏡)
近視雷射就是把你的角膜形狀打成符合你的近視度數的凹透鏡藉此矯正
所以術前必須檢查角膜厚度以及度數
度數越深,所需要切削掉的角膜越厚
而角膜厚度是天生的,可以先去眼科做檢查,請醫生看看你的條件到底夠不夠做矯正
實際執行的時候呢,矯正度數的雷射光束不能直接打在角膜表層
因為角膜表層就像我們的皮膚,受損之後會自行修復
如果打在角膜表層,等他修復長出來之後,那就白做工了啊
所以現在有三種方式
1. 板層刀
2. 雷射飛秒無刀
3. PRK
板層刀 跟 雷射飛秒無刀這兩種都是把角膜上層先切下來,可以想像先切一個蓋子下來
在中間的地方打矯正雷射光束改變角膜形狀
打完之後再把剛剛切下來的蓋子蓋回去
差別在於板層刀是用實體刀片去切,雷射飛秒無刀是用雷射光束去切
現在主流是雷射飛秒無刀,因為無刀感覺好像比較不可怕,但就是比較貴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修復期短,隔天就可以恢復九成視力了
但需要的角膜厚度比較厚,因為要先切一塊當蓋子,可以做矯正的厚度就要扣掉蓋子的厚度
術後照顧必須注意不要拉扯到眼睛周圍的皮膚,以免切下來覆蓋回去的角膜移位
(術後兩周洗臉要注意避開眼睛周圍)
雷射飛秒無刀是現在的主流,幾乎每間診所都會推薦這個方式
缺點就是貴
PRK則是用低濃度酒精浸潤角膜表層再擦拭掉,擦掉角膜表層之後再打矯正雷射
他不像前兩種有自己的角膜可以當蓋子蓋回去,所以醫生會覆蓋上一層醫療用隱形眼鏡
讓角膜表皮自己長回去,大概4~7天後再由醫生視恢復情況取下醫療用的隱形眼鏡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費用比較便宜,而且節省角膜厚度
不用切,是直接去除薄薄一層的表皮,再讓表皮自己長回來
適合角膜厚度不夠的人(角膜厚度夠的人也可以選這種方式啦)
缺點是修復期比較長
但不是每間診所都有PRK喔,這種方式很舊了,修復期又長所以不是現在的主流
我自己是選擇PRK,因為我可以接受比較長的修復期,又比較便宜
而且我覺得無刀是切開再蓋回去
PRK沒有切啊,是表皮自己長回去,感覺好像比較天然(是說都已經去做手術了還天然個屁)
再來就是雷射矯正度數
一堆機器名稱相信大家都看得頭昏眼花
諾貝爾驗光師給我一個觀念我覺得很好
就像在拍照一樣,陽光充足下沒有爛相機,怎麼拍都好看
現在的雷射機器對於一般日常生活的狀況都很OK,表現大概可以達到95分,夜間視力可能85分
如果對於夜間視力很要求的人才需要去追求頂級的機器,多花幾萬塊,讓夜間視力也達到95分
有沒有值得就看自己的需求了
但是在這邊會看到一個前導波定位的東西
這個是讓程式鎖定你的瞳孔位置
即使你在手術過程中眼睛稍微亂飄看其他地方也可以跟著移動
驗光師說因為我的夜間瞳孔過大,建議我要加上這個
我用小畫家畫了一個說明圖示
再來會聽到眩光,這跟散光不一樣
先講散光好了,造成散光的原因是因為角膜表面凹凸不平
越凹凸不平的人散光度數越高
這邊可以回想一下地理課本上的地形圖
如果你的角膜表面是嘉南平原,那恭喜你沒有散光
如果你的角膜表面是丘陵地,那就是有輕微散光囉
那如果你的角膜表面是中央山脈,恭喜你的散光很散啊!
原理就是光線進來的時候因為角膜不是光滑面造成光線折射角度不同
就像如果窗戶是有花紋的玻璃,看出去的東西也不會是原始樣貌啊
做近視雷射的時候也可以把這種角膜凹凸不平的情形一併打掉
也就是散光可以順便解決
但還是要看散光度數跟角膜厚度,醫生說一般300度以內的散光都可以解決
超過的話要看看條件才能決定,老話一句,先去預約做評估吧
下圖就是角膜表面高低不平,
那眩光呢,是晚上看燈光的時候,看到的不是一個光源,而是旁邊還會有一圈光暈
這個取決於夜間瞳孔大小,夜間瞳孔越大的人因為進光量多會造成這樣的情形(很像相機的原理)
但我從小看到的就是有一圈光暈啊,這不是正常現象嗎!!
總之我現在術後看到的世界跟術前一樣,所以我也說不出到底眩光是什麼,大家好我是大瞳寶寶
下面的圖是諾貝爾文宣上的說明
我自己的情況是沒有右邊那麼誇張啦,但也沒有像左邊那樣這麼純淨就是一個光源(原來正常的世界長這樣!)
就是燈光旁邊會散一圈光暈,但我真的從小的世界就這樣啊,所以對我來說不是個困擾
其他我暫時沒想到其他奇怪的名詞,先這樣吧,有想到再來補充
留言列表